首页 > 图书中心 > 教学用书 > 本科研究生 > 信息

大数据与社会网络-陈媛

丛书名:财经类高等学校“十三五”通识教育规划教材
著(译)者:陈媛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李志浩
字       数:253千字
开       本:16 开
印       张:15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17-10-01
书       号:978-7-5642-2713-5/F.2713
纸书定价:40.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人们之间的互联与共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从人与人之间交往形成的隐形网络,到计算机之间互相连接的网,再到大数据时代两种网络的交织,人们的社交方式从线下到线上。本书针对这种现象,从互联与共享角度出发,综合介绍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基础知识、社会网络及在线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互

  • 人们之间的互联与共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从人与人之间交往形成的隐形网络,到计算机之间互相连接的网,再到大数据时代两种网络的交织,人们的社交方式从线下到线上。本书针对这种现象,从互联与共享角度出发,综合介绍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基础知识、社会网络及在线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互联网与大数据,主要介绍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相关基础知识,下篇为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系统介绍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以及在线社会网络的相关思想和分析方法。本书是本科生的入门教材,同时也适合对该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上篇  互联网与大数据 第一章  互联网  3 第一节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3 一、互相连接的网  3 二、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7 第二节  互联网相关技术  12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  12 二、数据存储技术  21 三、数据分析技术  26 思考与练习  35

     

    第二章  迈向大数据时代  38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  38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38 二、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  39 第二节  物联网  42 一、物联网的概念  43 二、物联网的架构与技术  44 第三节  云计算  51 一、云计算的概念  51 二、移动云计算  52 三、区块链技术  54 思考与练习  57 第三章  大数据技术  59 第一节  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  59 一、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59 二、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61 第二节  大数据处理及分析技术  62 一、非结构化数据库  62 二、分布式平台  63 三、语义理解及分析技术  65 第三节  大数据计算平台及环境  71 一、Hadoop并行计算  72 二、并行计算平台  74 三、大数据计算环境  75 思考与练习  77  下篇   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 第四章   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  83 第一节   社会关系的概念  83 第二节   社会关系的分类  85 一、传统分类方法  85 二、在线社会网络与社会关系  90 第三节  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  92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92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94 三、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96 思考与练习  99 第五章  社会网络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100 第一节  社会网络分析概念的提出  100 第二节  社会计量学与图论  101 第三节  代表性研究学派  103 一、 小群体与人际关系  104 二、 曼彻斯特学派  106 三、 新哈佛学派  107 第四节  新时期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  108 一、 社会网络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08 二、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进步  111 三、 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网络分析  112 思考与练习  115

     

    第六章  社会网络的表示  116 第一节  图论法  116 一、 图的基本概念  116 二、 图的分类  120 三、 关系的主要分析元素  121 第二节  矩阵法  125 一、 矩阵的概念  125 二、 矩阵的分类  126 三、 矩阵的基本运算  128 四、 矩阵的关系运算  133 思考与练习  136 第七章  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内容  137 第一节  强关系和弱关系  137 一、 弱关系  137 二、 大数据中的关系强度与网络结构  143 第二节  密度与中心性  146 一、 密度的定义及测量  147 二、 中心性的定义及测量  155 第三节  凝聚子群  171 一、 基于完全交互性的凝聚子群  172 二、 基于可达性及直径的凝聚子群  174 三、 基于节点度的凝聚子群  177 四、 基于子群内外关系对比的凝聚子群  178 第四节  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与角色  185 一、 社会学观点  185 二、 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位置与角色  187 三、 结构等价性  188 四、 自同构等价性  192 五、 正则等价性  193 第五节  同质现象和信息级联  194 一、 同质现象  194 二、 信息级联  197 思考与练习  203 第八章  在线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204 第一节  在线社会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204 一、 社会化媒体  204 二、 Web技术  206 第二节  在线社区分析  208 一、 以节点为中心  208 二、 以群组为中心  211 三、 以网络为中心  212 第三节  在线社会网络数据的获取  215 一、 网络爬虫  215 二、 维基百科  218 三、 新浪微博  220 第四节  相关软件  222 一、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222 二、 网络爬虫软件  224 参考文献227

版权所有(C)2023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3664号-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